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 导读 /
就在近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多相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专利公布,该专利申请于2021年12月,是小米汽车科技公司首个公开的专利。该专利专利号为 CN202111670099.2,公开号 CN114301372A,发明人为罗文辉。
其中摘要显示,该方法包括:在多相电机发生缺相故障的情况下,获取转子的当前位置,确定其所属的目标区域,按照目标区域对应的控制策略对多相电机进行控制。本公开可以在不额外增加器件改变硬件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电机的容错控制,进而提升电驱动系统的可靠性。
小米汽车的首项专利
小米汽车自从官宣以来,这是其第一个公开专利,专利名称叫做多相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摘要显示,本次公开涉及的专利方法包括:在多相电机发生缺相故障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多相电机的转子的当前位置;根据所述转子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转子在所述多相电机的电压矢量空间中当前所属的目标区域,其中,所述电压矢量空间被预先划分为多个区域,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按照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控制策略对所述多相电机进行控制。
一般来说,电动车的驱动电机大多采用永磁多相直流电机,比普通机械设备上的三相电机在功率、可靠性上更有优势。这里的“相”指的是电机内部线圈组数。电动汽车中“缺相”的意思是一组或几组线圈出现断电现象,使得输出功率下滑。
如果外部负载不变,驾驶者感觉到动力下降,可能会更加深踩电门,导致定子绕组瞬间电流比正常值增大很多,有烧毁电机的风险。至于造成“缺相”原因,可能是接触不良,也可能是电控系统误断保险。小米汽车的专利中尽管没有明确解释应对缺相故障的方法,不过从描述上大致能推断是从电机转子角度入手,按照其转动的位置来动态调节能量输入,使其不致过热。
从专利看小米造车最新进展
除了这项小米汽车的首个公开专利外,小米在汽车领域的相关专利其实并不少。与同赛道的其他巨头比,小米造车唯一的技术优势或许就在于智能驾驶系统。正如雷军所言,小米拥有最好的智能生态。而通观小米涉车专利,主要的公开项也多涉及控制系统。
据企查查知产信息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有有效专利6758项,其中专利名称、专利摘要包含“发动机、导航、车、驾驶、雷达、行驶”的专利有211项。以智能驾驶为例,小米申请的专利,包括车辆安全系统盲区监测、驾驶过程中的休息提醒方法装置、智能汽车行驶控制方法及装置、远程操控汽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等数十项专利。这些专利,大都由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于2015年、2016年左右。
不仅如此,小米在对于司机驾驶状态的监控与检测,也有关联专利。同样是在2015年,小米申请了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及装置、辅助驾驶方法及装置、实现安全驾驶的方法及装置、驾驶安全性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等多项专利。当然,这其中有不少专利,是利用移动终端来对驾驶状态进行检测,但在未来的电动汽车应用场景中,关联的驾驶状态检测技术,也有相通之处。
小米在车辆定位、导航、巡航、雷达等方面,也有专利布局。此前,小米在移动终端的定位与导航技术已有相当深厚的沉淀,这类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车辆驾驶。在车辆巡航方面,小米也公开有诸如“实现定速巡航的方法及装置”“车辆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等专利。
小米还曾公开过一项“雷达探测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专利。企查查专利摘要显示,这项专利通过将终端作为车辆的防撞系统的一部分,在车辆行驶时,探测车辆行驶方向前方的物体的运动信息,不用再专门在车辆上单独设置毫米波雷达传感器,降低了车辆的成本,提高了用户体验。由此看,在定位导航、车辆巡航等技术层面,小米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
所以,从专利的数量、质量及覆盖面上,小米在造车技术上绝非一穷二白,而是颇为有料。
小米汽车的未来走势
根据小米的规划,首款车型定位为中高端车型,售价将在15-30万元之间,预计2024年实现首款车量产。后续还将推出 4 款新车,包括 A+ 级与 B 级车各两款车型。
小米作为一家互联网手机企业,从宣布造车的那一刻外界并不看好,更不会有人相信小米能在一年的时间里有任何新进展,毕竟要知道2014开始,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就开始筹备造车一事,可时至今日苹果汽车的项目推进一波三折,甚至不久前网上还传出苹果造车团队被解散的消息。
而反观小米,在技术和资源上不如苹果有优势,再加上科技企业跨界到新能源汽车行业本就是一个“烧钱的游戏”,几百亿的投资最基本的“门槛”,而小米造车初期启动资金仅100亿。虽然没有雄厚的实力与财力,但小米汽车成长的速度却让人惊讶。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小米想要造车的坚定决心。为了打造出更符合,或者说专属当下年轻消费者的汽车产品。
对于像小米汽车这样新入局的车企来说,缺少汽车制造经验,汽车研发生产技术不够成熟......将面对种种考验和困难;如果一款汽车没有过硬的产品实力作为前提,即便你在行业内的名声多大多响亮,跨界后获得的品牌影响力都不足以支撑起一款车型的销量。所以,面对众多实力强大、经验丰富的对手,小米汽车能否杀出重围?让我们拭目以待。
- End -
免责声明: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XXX(非智车科技)”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原文标题 : 从小米汽车专利公开看小米造车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