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 Node.js 采用的是单线程、基于事件驱动的异步 I/O 模型,其特性决定了它无法利用 CPU 多核的优势,也不善于完成一些非 I/O 类型的操作(比如执行脚本、AI 计算、图像处理等),为了解决此类问题,Node.js 提供了常规的多进(线程)方案(关于进程、线程的讨论,可参见笔者的另一篇文章 Node.js 与并发模型),本文便为大家介绍 Node.js 的多进(线)程机制。
child_process
我们可使用 child_process
模块创建 Node.js 的子进程,来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务(比如执行脚本),该模块主要提供了 exec
、execFile
、fork
、spwan
等方法,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下这些方法的使用。
(资料图)
exec
const { exec } = require("child_process");exec("ls -al", (error, stdout, stderr) => { console.log(stdout);});
该方法根据 options.shell
指定的可执行文件处理命令字符串,在命令的执行过程中缓存其输出,直到命令执行完成后,再将执行结果以回调函数参数的形式返回。
该方法的参数解释如下:
command
:将要执行的命令(比如 ls -al
);
options
:参数设置(可不指定),相关属性如下:
cwd
:子进程的当前工作目录,默认取 process.cwd()
的值;
env
:环境变量设置(为键值对对象),默认取 process.env
的值;
encoding
:字符编码,默认值为:utf8
;
shell
:处理命令字符串的可执行文件,Unix
上默认值为 /bin/sh
,Windows
上默认值取 process.env.ComSpec
的值(如为空则为 cmd.exe
);比如:
const { exec } = require("child_process");exec("print("Hello World!")", { shell: "python" }, (error, stdout, stderr) => { console.log(stdout);});
运行上面的例子将输出 Hello World!
,这等同于子进程执行了 python -c "print("Hello World!")"
命令,因此在使用该属性时需要注意,所指定的可执行文件必须支持通过 -c
选项来执行相关语句。
注:碰巧 Node.js
也支持 -c
选项,但它等同于 --check
选项,只用来检测指定的脚本是否存在语法错误,并不会执行相关脚本。
signal
:使用指定的 AbortSignal 终止子进程,该属性在 v14.17.0 以上可用,比如:
const { exec } = require("child_process");const ac = new AbortController();exec("ls -al", { signal: ac.signal }, (error, stdout, stderr) => {});
上例中,我们可通过调用 ac.abort()
来提前终止子进程。
timeout
:子进程的超时时间(如果该属性的值大于 0
,那么当子进程运行时间超过指定值时,将会给子进程发送属性 killSignal
指定的终止信号),单位毫米,默认值为 0
;
maxBuffer
:stdout 或 stderr 所允许的最大缓存(二进制),如果超出,子进程将会被杀死,并且将会截断任何输出,默认值为 1024 * 1024
;
killSignal
:子进程终止信号,默认值为 SIGTERM
;
uid
:执行子进程的 uid
;
gid
:执行子进程的 gid
;
windowsHide
:是否隐藏子进程的控制台窗口,常用于 Windows
系统,默认值为 false
;
callback
:回调函数,包含 error
、stdout
、stderr
三个参数:
error
:如果命令行执行成功,值为 null
,否则值为 Error 的一个实例,其中 error.code
为子进程的退出的错误码,error.signal
为子进程终止的信号;stdout
和 stderr
:子进程的 stdout
和 stderr
,按照 encoding
属性的值进行编码,如果 encoding
的值为 buffer
,或者 stdout
、stderr
的值是一个无法识别的字符串,将按照 buffer
进行编码。execFile
const { execFile } = require("child_process");execFile("ls", ["-al"], (error, stdout, stderr) => { console.log(stdout);});
该方法的功能类似于 exec
,唯一的区别是 execFile
在默认情况下直接用指定的可执行文件(即参数 file
的值)处理命令,这使得其效率略高于 exec
(如果查看 shell 的处理逻辑,笔者感觉这效率可忽略不计)。
该方法的参数解释如下:
file
:可执行文件的名字或路径;
args
:可执行文件的参数列表;
options
:参数设置(可不指定),相关属性如下:
shell
:值为 false
时表示直接用指定的可执行文件(即参数 file
的值)处理命令,值为 true
或其它字符串时,作用等同于 exec
中的 shell
,默认值为 false
;windowsVerbatimArguments
:在 Windows
中是否对参数进行引号或转义处理,在 Unix
中将忽略该属性,默认值为 false
;属性 cwd
、env
、encoding
、timeout
、maxBuffer
、killSignal
、uid
、gid
、windowsHide
、signal
在上文中已介绍,此处不再重述。callback
:回调函数,等同于 exec
中的 callback
,此处不再阐述。
fork
const { fork } = require("child_process");const echo = fork("./echo.js", { silent: true});echo.stdout.on("data", (data) => { console.log(`stdout: ${data}`);});echo.stderr.on("data", (data) => { console.error(`stderr: ${data}`);});echo.on("close", (code) => { console.log(`child process exited with code ${code}`);});
该方法用于创建新的 Node.js 实例以执行指定的 Node.js 脚本,与父进程之间以 IPC 方式进行通信。
该方法的参数解释如下:
modulePath
:要运行的 Node.js 脚本路径;
args
:传递给 Node.js 脚本的参数列表;
options
:参数设置(可不指定),相关属性如:
detached
:参见下文对 spwan
中 options.detached
的说明;
execPath
:创建子进程的可执行文件;
execArgv
:传递给可执行文件的字符串参数列表,默认取 process.execArgv
的值;
serialization
:进程间消息的序列号类型,可用值为 json
和 advanced
,默认值为 json
;
slient
: 如果为 true
,子进程的 stdin
、stdout
和 stderr
将通过管道传递给父进程,否则将继承父进程的 stdin
、stdout
和 stderr
;默认值为 false
;
stdio
:参见下文对 spwan
中 options.stdio
的说明。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slient
的值;必须包含一个值为 ipc
的选项(比如 [0, 1, 2, "ipc"]
),否则将抛出异常。属性 cwd
、env
、uid
、gid
、windowsVerbatimArguments
、signal
、timeout
、killSignal
在上文中已介绍,此处不再重述。
spwan
const { spawn } = require("child_process");const ls = spawn("ls", ["-al"]);ls.stdout.on("data", (data) => { console.log(`stdout: ${data}`);});ls.stderr.on("data", (data) => { console.error(`stderr: ${data}`);});ls.on("close", (code) => { console.log(`child process exited with code ${code}`);});
该方法为 child_process
模块的基础方法,exec
、execFile
、fork
最终都会调用 spawn
来创建子进程。
该方法的参数解释如下:
command
:可执行文件的名字或路径;
args
:传递给可执行文件的参数列表;
options
:参数设置(可不指定),相关属性如下:
argv0
:发送给子进程 argv[0] 的值,默认取参数 command
的值;
detached
:是否允许子进程可以独立于父进程运行(即父进程退出后,子进程可以继续运行),默认值为 false
,其值为 true
时,各平台的效果如下所述:
Windows
系统中,父进程退出后,子进程可以继续运行,并且子进程拥有自己的控制台窗口(该特性一旦启动后,在运行过程中将无法更改);在非 Windows
系统中,子进程将作为新进程会话组的组长,此刻不管子进程是否与父进程分离,子进程都可以在父进程退出后继续运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子进程需要执行长时间的任务,并且想要父进程提前退出,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点:
调用子进程的unref
方法从而将子进程从父进程的事件循环中剔除;detached
设置为 true
;stdio
为 ignore
。比如下面的例子:
// hello.jsconst fs = require("fs");let index = 0;function run() { setTimeout(() => { fs.writeFileSync("./hello", `index: ${index}`); if (index < 10) { index += 1; run(); } }, 1000);}run();// main.jsconst { spawn } = require("child_process");const child = spawn("node", ["./hello.js"], { detached: true, stdio: "ignore"});child.unref();
stdio
:子进程标准输入输出配置,默认值为 pipe
,值为字符串或数组:
pipe
被转换为 ["pipe", "pipe", "pipe"]
),可用值为 pipe
、overlapped
、ignore
、inherit
;值为数组时,其中数组的前三项分别代表对 stdin
、stdout
和 stderr
的配置,每一项的可用值为 pipe
、overlapped
、ignore
、inherit
、ipc
、Stream 对象、正整数(在父进程打开的文件描述符)、null
(如位于数组的前三项,等同于 pipe
,否则等同于 ignore
)、undefined
(如位于数组的前三项,等同于 pipe
,否则等同于 ignore
)。属性 cwd
、env
、uid
、gid
、serialization
、shell
(值为 boolean
或 string
)、windowsVerbatimArguments
、windowsHide
、signal
、timeout
、killSignal
在上文中已介绍,此处不再重述。
小结
上文对 child_process
模块中主要方法的使用进行了简短介绍,由于 execSync
、execFileSync
、forkSync
、spwanSync
方法是 exec
、execFile
、spwan
的同步版本,其参数并无任何差异,故不再重述。
cluster
通过 cluster
模块我们可以创建 Node.js 进程集群,通过 Node.js 进程进群,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多核的优势,将程序任务分发到不同的进程中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下面将通过例子为大家介绍 cluster
模块的使用:
const http = require("http");const cluster = require("cluster");const numCPUs = require("os").cpus().length;if (cluster.isPrimary) { for (let i = 0; i < numCPUs; i++) { cluster.fork(); }} else {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res.writeHead(200); res.end(`${process.pid}\n`); }).listen(8000);}
上例通过 cluster.isPrimary
属性判断(即判断当前进程是否为主进程)将其分为两个部分:
cluster.fork
调用来创建相应数量的子进程;为假时,创建一个 HTTP server,并且每个 HTTP server 都监听同一个端口(此处为 8000
)。运行上面的例子,并在浏览器中访问 http://localhost:8000/
,我们会发现每次访问返回的 pid
都不一样,这说明了请求确实被分发到了各个子进程。Node.js 默认采用的负载均衡策略是轮询调度,可通过环境变量 NODE_CLUSTER_SCHED_POLICY
或 cluster.schedulingPolicy
属性来修改其负载均衡策略:
NODE_CLUSTER_SCHED_POLICY = rr // 或 nonecluster.schedulingPolicy = cluster.SCHED_RR; // 或 cluster.SCHED_NONE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每个子进程都创建了 HTTP server,并都监听了同一个端口,但并不代表由这些子进程自由竞争用户请求,因为这样无法保证所有子进程的负载达到均衡。所以正确的流程应该是由主进程监听端口,然后将用户请求根据分发策略转发到具体的子进程进行处理。
由于进程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因此进程之间一般通过共享内存、消息传递、管道等机制进行通讯。Node.js 则是通过消息传递
来完成父子进程之间的通信,比如下面的例子:
const http = require("http");const cluster = require("cluster");const numCPUs = require("os").cpus().length;if (cluster.isPrimary) { for (let i = 0; i < numCPUs; i++) { const worker = cluster.fork(); worker.on("message", (message) => { console.log(`I am primary(${process.pid}), I got message from worker: "${message}"`); worker.send(`Send message to worker`) }); }} else { process.on("message", (message) => { console.log(`I am worker(${process.pid}), I got message from primary: "${message}"`) });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res.writeHead(200); res.end(`${process.pid}\n`); process.send("Send message to primary"); }).listen(8000);}
运行上面的例子,并访问 http://localhost:8000/
,再查看终端,我们会看到类似下面的输出:
I am primary(44460), I got message from worker: "Send message to primary"I am worker(44461), I got message from primary: "Send message to worker"I am primary(44460), I got message from worker: "Send message to primary"I am worker(44462), I got message from primary: "Send message to worker"
利用该机制,我们可以监听各子进程的状态,以便在某个子进程出现意外后,能够及时对其进行干预,以保证服务的可用性。
cluster
模块的接口非常简单,为了节省篇幅,这里只对 cluster.setupPrimary
方法做一些特别声明,其它方法请查看官方文档:
cluster.setupPrimary
调用后,相关设置将同步到在 cluster.settings
属性中,并且每次调用都基于当前 cluster.settings
属性的值;cluster.setupPrimary
调用后,对已运行的子进程没有影响,只影响后续的 cluster.fork
调用;cluster.setupPrimary
调用后,不影响后续传递给 cluster.fork
调用的 env
参数;cluster.setupPrimary
只能在主进程中使用。worker_threads
前文我们对 cluster
模块进行了介绍,通过它我们可以创建 Node.js 进程集群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但 cluster
基于多进程模型,进程间高成本的切换以及进程间资源的隔离,会随着子进程数量的增加,很容易导致因系统资源紧张而无法响应的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Node.js 提供了 worker_threads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对该模块的使用进行简单介绍:
// server.jsconst http = require("http");const { Worker } = require("worker_threads");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const httpWorker = new Worker("./http_worker.js"); httpWorker.on("message", (result) => { res.writeHead(200); res.end(`${result}\n`); }); httpWorker.postMessage("Tom");}).listen(8000);// http_worker.jsconst { parentPort } = require("worker_threads");parentPort.on("message", (name) => { parentPort.postMessage(`Welcone ${name}!`);});
上例展示了 worker_threads
的简单使用,在使用 worker_threads
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通过 worker_threads.Worker
创建 Worker 实例,其中 Worker 脚本既可以为一个独立的 JavaScript
文件,也可以为字符串
,比如上例可修改为:
const code = "const { parentPort } = require("worker_threads"); parentPort.on("message", (name) => {parentPort.postMessage(`Welcone ${name}!`);})";const httpWorker = new Worker(code, { eval: true });
通过 worker_threads.Worker
创建 Worker 实例时,可以通过指定 workerData
的值来设置 Worker 子线程的初始元数据,比如:
// server.jsconst { Worker } = require("worker_threads");const httpWorker = new Worker("./http_worker.js", { workerData: { name: "Tom"} });// http_worker.jsconst { workerData } = require("worker_threads");console.log(workerData);
通过 worker_threads.Worker
创建 Worker 实例时,可通过设置 SHARE_ENV
以实现在 Worker 子线程与主线程之间共享环境变量的需求,比如:
const { Worker, SHARE_ENV } = require("worker_threads");const worker = new Worker("process.env.SET_IN_WORKER = "foo"", { eval: true, env: SHARE_ENV });worker.on("exit", () => { console.log(process.env.SET_IN_WORKER);});
不同于 cluster
中进程间的通信机制,worker_threads
采用的 MessageChannel 来进行线程间的通信:
parentPort.postMessage
方法发送消息给主线程,并通过监听 parentPort
的 message
事件来处理来自主线程的消息;主线程通过 Worker 子线程实例(此处为 httpWorker
,以下均以此代替 Worker 子线程)的 postMessage
方法发送消息给 httpWorker
,并通过监听 httpWorker
的 message
事件来处理来自 Worker 子线程的消息。在 Node.js 中,无论是 cluster
创建的子进程,还是 worker_threads
创建的 Worker 子线程,它们都拥有属于自己的 V8 实例以及事件循环,所不同的是:
尽管看起来 Worker 子线程比子进程更高效,但 Worker 子线程也有不足的地方,即cluster
提供了负载均衡,而 worker_threads
则需要我们自行完成负载均衡的设计与实现。
总结
本文介绍了 Node.js 中 child_process
、cluster
和 worker_threads
三个模块的使用,通过这三个模块,我们可以充分利用 CPU 多核的优势,并以多进(线)程的模式来高效地解决一些特殊任务(比如 AI、图片处理等)的运行效率。每个模块都有其适用的场景,文中仅对其基本使用进行了说明,如何结合自己的问题进行高效地运用,还需要大家自行摸索。最后,本文若有纰漏之处,还望大家能够指正,祝大家快乐编码每一天。
更多node相关知识,请访问:nodejs 教程!
以上就是聊聊Node.js中的多进程和多线程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