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为什么会变化?”“未来气温会继续升高吗?”“什么是双碳目标?”“什么是碳足迹?”……9月8日,《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一书在京发布,图文并茂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全书围绕“双碳”目标共分八讲,从“碳的前世今生”说起,娓娓道来,是专门为青少年读者打造的“双碳”科普读物。
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团队合作编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主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陈迎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关系每个人,青少年作为未来碳中和世界的主人,也是落实“双碳”目标的生力军。陈迎、巢清尘介绍,该书向青少年讲述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的相关科学知识,引导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积极践行“双碳”承诺,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同时,也帮助青少年放眼全球、展望未来,树立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题出版研究开发中心邓寒峰副主任指出,《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一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以小见大,突出三大特色:一是“小数字反映大主题”,“1.5”是一个小数字,但是1.5摄氏度的全球平均温度升高,是一个影响生态文明和全球治理的大主题。二是“大家写小书”。大专家创作了微言大义的作品。三是“小行动助力大目标”。书中倡导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选择低碳生活方式,这是达成“双碳”大目标的牢固基石。
该书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杜祥琬,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的热情推荐。三位院士不仅撰写了推荐语,还特意录制视频,对新书发布表达祝贺,并殷切勉励青少年加强“双碳”知识学习,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双碳”目标作贡献。(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